查看原文
其他

祝贺!郑加麟教授荣获同济大学“2022年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2年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


5月14日晚,2022年度同济大学研究生导生「枫」采展暨我心目中的好导师专题微视频发布活动在线上如期举行。经过活动前期广泛提名、学院推荐、投票评选及学生评审打分遴选出20位研究生导师进入终评,依次进行风采展示,展现了导师们在科研、教学、学生工作、公益等各方面的突出成绩,全面展示了同济优秀导师的风采。经过评审,医学院郑加麟教授在内的10名老师获评“2022年度我心中的好导师”荣誉。


“我心中的好导师”

郑加麟

神经病学和再生医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973)首席科学家。

现任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同济大学脑与脊髓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同学组织开展,同学提名推荐,同学答辩展示,同学打分评选,同济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活动完全以研究生为主体开展,以期真正评选出同学们自己心目中的好导师,弘扬同济大学“学术与育人”的第一价值追求,促进我校研究生导生关系的融通。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从教从研三十余载,为学如做人,顶天立地;传道如琢玉,量凿正枘。

一、厚德载物,敬业修德铸师魂

郑加麟,神经病学和再生医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973)首席科学家。现任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同济大学脑与脊髓临床研究中心主任。郑加麟教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始终坚信MAD:不忘初心(Motivation),力当先行(Action),明道致远(Dream)!

二、致知笃行,履践致远育桃李

作为国际脑科学计划(IBI)中国方代表,郑加麟教授领衔脑疾病与干细胞研究团队,数十年如一日的钻研探索大脑奥秘。在科研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培养研究生,凝心聚力营造科研“软环境”。在美国24年,促进了800余名医学生和医生的交换互访,回国后培养硕博20余名。在国际专业杂志上发表180余篇研究论著,论文被他引次数8103次。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1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和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

致力于提高同济大学乃至整个国家医学教育体系的发展,组织参与了多部重要教材的撰写,担任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第三轮全国高等学校医学专业研究生国家级规划教材《互联网+医疗健康》副主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临床医学专业第二轮器官-系统整合教材《神经与精神疾病》副主编。


三、使命担当,逆行而上同抗疫

自2022年2月底至今,上海市此次疫情已经持续了两月有余,给全市疫情防控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与挑战。4月12日,应上海市委驻普陀区督导组组长、市政协虞丽娟副主席的邀请,在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的指示下,郑加麟教授迅速组建12名教授、博士专家组,即日加入到普陀区疫情防控指挥中心,参与社区疫情流调、大数据分析及对策建议研究等相关工作。

4月16日至5月6日,专家组连续两轮调研走访了普陀区10个街镇和24个疫情严峻的重点区域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疫情总体情况深入剖析,与街道指挥部实时研判、分析疫情防控工作薄弱环节,为普陀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和指导。

四、亦师亦友,诲尔谆谆润无声

郑加麟教授是学生们的导师,更是学生们的大家长。新生入学时的关怀,组会思考时的点拨,面临压力时的疏导,都给了学生们最大的温暖与力量,让每一位学生由衷发出一句:这个导师,这个课题组,爱了!

推荐阅读

校党委书记方守恩、校长陈杰视频慰问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各附属医院医务人员,向广大护士致以节日的问候

2022-5-16

《自然》发文!同济团队发现关联学习记忆的关键神经元

2022-5-13

来源:同济大学研究生会、医学院团委、郑加麟教授课题组

视频、编辑:李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